第一週 | 相見歡/學期課程介紹 | ※第一週晚間19:00至校進行室內課※ 學期課程介紹、學員彼此認識(室內課) |
第二週 | 西坑林道(一) | 西坑林道,位於新北市烏來區,最初為日治時期之軍事道路,國民政府來台後,欲規劃成烏來通往宜蘭的台9甲公路,但後來因故終止,林道至今以恢復為原始森林樣貌,其最大特色為沿途瀑布眾多,以4.5K處的雙瀑匯流最為壯觀,也是此行的步道終點,是一條平易近人的山徑 (戶外課,全天) |
第三週 | 西坑林道(二) | 與第2週合併上課 |
第四週 | 大坑步道群(一) | 大坑風景區內共有12條步道,其中1~5號及5-1號共6條步道與頭嵙山相接,整條山稜及支稜皆用相思圓木舖設木棧道並架設扶手,綿延而成著名的「萬里長城」,是全台罕見的特殊步道景觀。踩著圓木步道登上稜線,不僅考驗著登山客的體力、平衡感、還有協調性,步道終點即抵達頭嵙山三角點,山頂極佳的視野,可俯瞰台中市區、太平區、新社區、東勢區一帶。(戶外課,全天) |
第五週 | 大坑步道群(二) | 與第4週合併上課 |
第六週 | 野馬瞰山步道(一) | 野馬瞰山座落在新竹縣五峰鄉觀霧地區的雪霸休閒農場內,從農場的迎賓大樓步行約十多分鐘即可抵達野馬瞰山頂,上面有一顆標明方位的三等三角點,摸基石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往後可循著樹幹上1~40號的標記牌漫步平緩的環狀森林步道,踩在柔軟的杉林落葉地毯上,沿途可發現雷火枯木和昔日伐木的痕跡。(戶外課,全天) |
第七週 | 野馬瞰山步道(二) | 與第6週合併上課 |
第八週 | 熊空林道(一) | 熊空林道為熊空紅河谷越嶺古道的熊空段,是早期泰雅族人往來烏來加九寮與三峽熊空的社路或獵徑,後來林務局加以修建並增設護管所。古道沿著熊空溪而行,一路綠意盎然、水聲潺潺,途中有多處過溪,還可以看見好幾座瀑布,是絕佳的森林浴場。 (戶外課,全天) |
第九週 | 公民學程週 |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第十週 | 熊空林道(二) | 與第8週合併上課 |
第十一週 | 紅河谷步道(一) | 紅河谷步道為熊空紅河谷越嶺古道的紅河谷段(紅河谷越嶺古道),是早期泰雅族人往來烏來加九寮與三峽熊空的社路或獵徑,後來林務局加以修建並增設護管所。古道沿著加九寮溪而行,從紅河谷到工寮路段平緩好走,是老少咸宜的親水路線。而如果順訪加九嶺,則可見日治時期的基石,山頂並有疑似隘寮的遺跡,推測此處可能是當時的隘勇線或警備道路。(戶外課,全天) |
第十二週 | 紅河谷步道(二) | 與第11週合併上課 |
第十三週 | 水田林道(一) | 水田林道位新竹尖石鄉,早期為林務局伐木工作道路,在全面禁伐後,林道轉為一般休閒登山之步道,可通往鴛鴦谷瀑布群,路徑平緩,很適合進行生態探索的好地方。(戶外課,全天)(戶外課,全天) |
第十四週 | 水田林道(二) | 與第13週合併上課 |
第十五週 | 番子坑古道(一) | 番子坑古道位於平溪東勢格紫東社區火燒寮溪旁,是昔日番子坑山區出入東勢格到嶺腳和石底(平溪)的出入道, 古道原已沒落,後來因參與農村再生計畫後已重新修復,步道主要沿著火燒寮溪前行,沿途保有其自然而原始的風貌。(戶外課,全天) |
第十六週 | 番子坑古道(二) | 與第15週合併上課 |
第十七週 | 鹿堀坪古道(一) | 鹿堀坪(或稱鹿窟坪)古道是昔日一條聯絡萬里與台北士林、關渡與內湖地區的越嶺道,為清末最後一條開闢的官道,屬淡基橫斷古道的東段,也是先民牧牛的路徑。整條古道依傍在頭前溪畔,是夏日戲水和溯溪愛好者的天堂(戶外課,全天) |
第十八週 | 鹿堀坪古道(二) | 與第18週合併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