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1.教學流程進行說明 2.了解各種粉彩種類 3.認識和諧粉彩藝術 4.工具操作說明 5.基本練習 6.多媒材應用 | 1.基本刮粉(大面積/小面積) 。 2.基本塗抹(單色的塗抹與混色) 。 3.應用棉花棒做花朵點綴演練。 4.實作–花開忘憂。 在地文化導入: 新社山區一年四季都有花卉可欣賞,金針花季時,沐心泉隨坡而種的金針花海有如沐浴在金黃耀眼的金色世界。 |
第二週 | 1. 型版說明與應用 2. 夜色背景畫法 | 1. 應用型版繪出圖形。 2. 學習同色系漸層塗抹。 3. 演練控粉技巧運用黑色做出夜色效果。 4. 實作-相守。 在地文化導入: 新社河階群氣候溫和,景色怡人,調查研究,河階群鳥類記錄到的共有25科62種,另有9種鳥類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特殊的地形景觀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也因此讓新社以其清新自然的原貌發展觀光事業。 課程帶領學員能有環境意識,珍惜自然資源,熱愛鄉土,守護家園。 |
第三週 | 1. S型版應用 2. 消色技法 | 1. 應用s型版做出夢幻流線感。 2. 運用消色技法作背景光圈佈局。 3. 實作-雙心。 |
第四週 | 1. 基本構圖 2. 疊色技巧 | 1.主角與配角的構圖空間配置。 2.練習局部單色漸層。 3.演練疊色技法將兩種不同顏色自然混合 4.實作-蒲公英。 |
第五週 | 1.局部疊色應用 2.換色技法 | 1.同色系的局部堆疊應用。 2.運用換色技法作出花朵。 3.實作-四照花。 |
第六週 | 1. 葉子畫法 2. 葉脈畫法 3. 牛奶筆使用 | 1. 運用同色系濃淡深淺變化塗抹出葉子的陰影及層次感。 2. 運用鐵尺做出葉脈。 3. 學習使用牛奶筆做出水珠感點綴。 4. 實作-風鈴草。 |
第七週 | 1. 刮畫技法 2. 咖啡拉花畫法 | 1. 應用刮畫技法做出桌面木紋感。 2. 學習應用型版搭配出自己喜歡的拉花。 3. 實作Teatime。 在地文化特色導入: 根據墾殖歷史研究,過去從大陸渡台的移民定居於不同的區域。而客家原鄉是山鄉,擅長河階地、丘陵地、山地的農耕技能。對客家人而言,海是陌生的,但渡台後,平原自然是理想的耕作地區,但比漳、泉移民多出一項選擇,也就是與故鄉相似的地理環境從事山區農耕,種水果及其他經濟作物。 新社擁有著令人稱羨的自然條件與舒適怡人的氣候,獨特的河階地形造就出多元的地理景觀與生態物種,純淨的流水帶來了豐沛的物產與 |
第八週 | 1. 化妝棉技法 2. 擦色技法 | 1. 應用化妝棉做出淡雅的背景。 2. 應用軟擦局部擦色呈現柿子的熟成飽滿。 3. 實作-柿子紅了。 在地文化特色導入: 台中新社、和平、東勢一帶是台灣原生紅柿的傳統產地,家家戶戶都多少有栽種幾棵。每年九月至十一月為甜柿的產季,每到這個時節,滿山遍野的紅柿便開始為山頭染上秋色。 客家人早年遭遇戰亂不斷,遷徙頻繁,食物保存不易,加上勤儉持家的天性,將不易保存的水果與食物乾燥或醃製,方便攜帶並增長保存期限,柿子也就風乾成了金黃柿餅,成了客家特色。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 |
第十週 | 1.型版進階多元應用 2.多媒材應用 | 1. 應用型版交錯及深淺疊色塗抹出復古信封。 2. 運用多媒材工具做背景。 3. 實作-遙寄祝福。 |
第十一週 | 1. 型版反式操作使用 2. 多媒材隱畫技法 | 1.運用型版逆向操作出光芒。 2.多媒材輔助隱畫做出木材。 3.實作-光亮 |
第十二週 | 1. 雪堆畫法 2. 星空畫法 | 1. 運用白色與有色粉彩堆疊塗抹出雪堆 2. 運用深淺局部塗抹做出陰影呈現前後景深。 3. 交錯使用去色技法及牛奶筆,做出星空。 4. 實作-冬景 在地文化特色導入: 一年四季分明各有獨特美景的福壽山,位於台中和平鄉的海拔2000多公尺的高山上,有著春天賞花、夏季避暑、秋天賞楓與採果、冬天賞雪,遠方的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彷彿置身於瑞士。一年四季夜晚的星空也不遑多讓。 |
第十三週 | 1.雲霧技巧 2.多媒材-刷畫技法 3.螢火蟲畫法 | 1. 運用重疊的消色技法呈現雲霧感 2. 使用多媒材工具做出線條痕跡加強雲霧與天空星河交錯夢幻感。 3. 疊色技法、消色技法及換色技法綜合使用,做出大小不同前後遠近的螢火蟲。 4. 實作-許願瓶 在地文化特色導入: 螢火蟲是水質和環境指標昆蟲,東勢林場的螢火蟲生態資源保育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之下,採用棲息地保護法,螢火蟲得以生生不息;每年四月至五月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山坡上飛舞,十分可觀。在七月端黑螢及十一月窗螢屬螢火蟲也是觀賞螢火蟲的時機喔 |
第十四週 | 1.型版設計與重疊應用 2.刮畫消色技法 | 1.學習手繪設計型版及應用 2.對木頭使用刮畫消色,以呈現森林中撒下的亮光及木紋。 3.實作-森之蝶舞 |
第十五週 | 1. 點色技法 2. 浮色技法 | 1. 運用點色技法做出點點星空灑落感 2. 示範演練浮色技法做樹叢 3. 實作-晚安 明天見 |
第十六週 | 1.道路畫法 2.多媒材應用 | 1.遠近位置構圖說明 2.運用梳子呈現鄉間道路 3.棉花棒技法繪製櫻花樹 4.實作-春櫻飛舞 在地文化特色導入: 每到二月三月櫻花盛開是台灣年度盛事,山線有著非常多景點可以賞櫻,東勢林場、大雪山、福壽山,新社更是有多處櫻花秘境,而新社最方便的賞櫻地點..區公所前的那一段路,二旁都種了許多櫻花,號稱"櫻花大道"。 |
第十七週 | 1. 筆刷技法 2. 帶色技法 3. 朦朧感的畫法 | 1.運用筆刷畫方式做出背景。 2.學習帶色技法做出蕈柄。 3.運用加色方式做出朦朧感。 4.實作-香蕈 在地文化特色導入: 新社的最大特色就是溫差大。常常白天氣溫27、28度,到了晚上卻可一下掉到17、18度。這樣的氣候剛好適合香菇生長,整個新社的香菇產量佔了全台灣60%以上,而且除了香菇以外,種種形狀特異、香氣特異的怪怪菇種幾乎都能在此找得到。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