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港都社大 112-秋季班 1122A29 傳統建築賞析-歷史脈絡中先民智慧的沉澱

 招生人數:20人
 連絡電話:0989-037-520
 上課日期:2023-09-09 (第一週),(共11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六 早上 9點0分~12點0分
 上課地點:陽明網球中心
 上課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澄和路269號  連結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對建築、歷史、文化、藝術、民俗、旅遊有興趣者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一顆探索世界的心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PPT教學、討論與交流、走讀
 評量方式
沒有。

課程簡介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如何認識我們成長的土地,歷史是一個管道,文化是一個管道,建築因其為歷史與文化的真實載體,故為另一個管道。透過建築,可以了解台灣在歷史發展、建築技術、以及社會文化上的脈絡,其不僅使我們得以與過往的歷史接續,了解過往先人的智慧,認識我們成長的土地,並可藉由過往的歷史重新審視現在。本課程著重於主題式的探討,以體現人的生活需求的民宅、精神需求的廟宇、傳達所冀所求的建築裝飾、以及群體生活的聚落為題,除希望藉由實例介紹與探討加深學員對傳統建築的認知外,並希望開啟對台灣本土建築之關懷與研究興趣。
 課程目標
課程內容主要分成六部分,一為民宅篇,講述內容包括傳統建築的組群佈局、傳統建築的分類構造、筱雲山莊的故事、中國各地民宅;傳統建築的組群佈局講述傳統漢移民的建築形式,民宅的單元與組合,地理、區位、籍貫、功名對建築形式的影響,使學員具備基礎的知識以進入傳統建築的領域,並了解傳統建築的佈局;傳統建築的分類構造講述傳統建築的構造形式、構件名稱,使學員對二者有一基礎的概念,以利於對傳統建築的解讀;三為筱雲山莊的故事,透過筱雲山莊的歷史、建築發展歷史、文化資產價值的解析、建築,探討移民過程中,一個家族的經營歷程及成果;四為中國各地民宅,以中國各地民宅之特色出發,探討人對自然及人文環境的因應。二為廟宇篇,以傳統宗教建築為題,探討傳統宗教信仰的類型、內涵及其建築形式,繼之談台灣漢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其特色、台灣傳統寺廟規模與形式、台灣傳統寺廟之空間發展與演變。三為裝飾篇,談傳統建築裝飾藝術之意涵及工藝,探討其如何達到祈福、教化、辟邪的功能,以及裝飾的作法、特色及應用原則。四為家與宅,探討傳統民宅如何透過營建儀式與營建禁忌,完成安身立命之所的實踐。五為聚落篇,以鹿港為例談台灣的商業聚落。講述內容包括歷史背景(名稱由來、墾拓過程、祖籍、姓氏)、市街空間、住屋建築、廟宇建築,讓學員了解台灣傳統聚落之特質及產業對聚落之影響。六為園林篇,談中國文人思想在園林建築中的實踐。七為走讀課,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期能透過傳統民宅、廟宇及建築裝飾的實地參訪,引導學員進行空間的解讀與體驗,並與上課內容有所印證。

與社大辦學理念、公民參與之關聯性:
1.文化歷史脈絡
2.生活美學形塑
 參考書目
1.林會承,1993,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藝術家。
2.李乾朗,2008,臺灣建築史,五南。
3.漢寶德,1978,鹿港古風貌之研究,鹿港文物維護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
4.張宇彤,2001,金門與澎湖傳統民宅形塑之比較研究--以營建中的禁忌、儀式與裝飾論述之,成功
大學博士論文。
5.林世超,1996,澎湖地方傳統民宅裝飾藝術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6.洪文雄、張宇彤、林世超,2002,台中縣縣定古蹟筱雲山莊調查研究規劃報告書,台中縣文化局。
7.劉敦禎,中國古代建築史,明文出版社。
8.王其鈞,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南天書局。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2 學分,2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學員證費用依簡章為準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講義費-50元

課程大綱
第一週9/9
課程簡介、傳統建築概說
傳統建築的類型與文化內涵……
一、民宅篇
1.傳統建築的組群佈局與分類構造
2.筱雲山莊的故事
3.中國各地民宅
二、廟宇篇
1.傳統宗教信仰的類型、內涵及其建築形式
2.台灣傳統寺廟規模與形式、台灣傳統寺廟之空間發展與演變
三、裝飾篇
1.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意涵篇
2.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工藝篇
四、聚落篇
1.商業聚落:以鹿港為例--市街空間.街屋.廟宇
2.商業聚落:以鹿港為例--鹿港采風
五、園林篇
1.傳統園林的類型
2.傳統園林的構成與設計手法
第二週9/16
單元一:民宅篇
--傳統建築的組群佈局與分類構造
一、傳統建築的組群佈局
1.傳統漢移民的建築形式
2.民宅的單元與組合
3.地理、區位、籍貫、功名對建築形式的影響
二、傳統建築的分類構造
1.傳統建築的構造形式:
A.形式--柱樑結構、承重牆構造、混合構造
B.承重牆構造及混合構造之屋身作法
C.柱樑結構的類型
2.構件名稱
第三週10/7
單元一:民宅篇
--筱雲山莊的故事
一、發展簡史
1.人文歷史--呂氏家族的渡台與發展
2.筱雲山莊建築發展歷史--史料來源
--建築分期發展研判
--年代判定
--筱雲山莊分期發展
二、文化資產價值的解析
三、建築解析
四、形貌復原
第四週10/14
單元一:民宅篇
--中國各地民宅
一、中國民居的類型
二、中國各地民宅概說
第五週10/21
戶外教學—民宅探訪
台中傳統民宅:筱雲山莊、摘星山莊、呂家頂瓦厝……
第六週10/28
單元二:廟宇篇
--傳統宗教溯源
一、傳統宗教信仰的類型、內涵
二、傳統宗教建築形式與空間特色
三、塔與窟
第七週11/4
單元二:廟宇篇
--台灣漢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建築
一、台灣漢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其特色
二、台灣傳統寺廟規模與形式
三、台灣傳統寺廟的空間發展與演變
第八週11/11
單元三:裝飾篇
--傳統建築的裝飾藝術
一、意涵篇
1.裝飾的定義
2.建築裝飾的功能及目的
3.圖樣的意涵及類型
二、工藝篇
1.裝飾物的作法 :寫、繪、彩、雕、塑、嵌、砌
2.建築裝飾的應用原則:排疊合意、迴向
第九週11/18
戶外教學--廟宇及裝飾
台南廟宇--祀典武廟、台南大天后宮、開基武廟、開基天后宮
第十週11/25
單元四:聚落篇
商業聚落:以鹿港為例
一、歷史背景:名稱由來、墾拓過程、祖籍、姓氏
二、市街空間
三、住屋建築
四、廟宇建築
五、鹿港采風:來去鹿港
第十一週12/2
單元五:園林篇
文人思想的實踐--中國古典園林
一、傳統園林的類型
二、傳統園林的構成與設計手法
三、重要實例

講師介紹

張宇彤 講師  張宇彤 講師  張宇彤 講師  張宇彤 講師   張宇彤 講師

 現職:
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研究員、設計師
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簡介:
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研究員、設計師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副教授
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
文化部古蹟聚落組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委員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傳藝民俗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審議委員會委員
桃園市、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台東縣、澎湖縣、台中市、高雄市、苗栗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
 專長:
中國建築史
台灣傳統建築
西洋建築史
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
古蹟修復
建築設計

修復作品:
打狗英國領事館、原愛國婦人會館、雄鎮北門、港史館、鳳山縣舊城西門鐵工段、舊打狗驛(屋頂)、筱雲山莊(第一期)、白河大仙寺大雄寶殿、旗山糖廠紅磚辦公室、澎湖郵便局、馬公市合昌建材行、望安花宅95號、106號、119號、137號民宅 等

愛課程 ICOURSE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