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新楊平社大※ 108-春季班 sy1081A3006-與自然有約(五折)
許民陽 講師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兼任教授
簡介: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裡學博士、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
個人專長:
部落格(Blog) :
上課日期:
2019-03-05 (第一週),(共18週)
上課時間:
每星期二 下午 1點30分~下午3點30分
社大電話
'03-4755651'
課程相關照片
講師影片介紹
課程影片介紹
課程理念
認識大自然中地質地形景觀的形成、多樣性與美感欣賞,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懷與愛護地球,保育地景的情操。
課程目標
一、認識地景的形成機制及其特性。
二、了解及欣賞各類地景之美感。
三、陶冶愛好大自然的情懷及開闊豁達的胸襟。
四、培養愛護地球、地景保育的情操。
上課方式
1.團體互動及小組活動2.案例討論與心得分享3.戶外參訪及環境關懷揚
測驗方式
1.學員出席率25% 2.課堂討論、團體活動25% 3.學習態度25% 4.社區活動參與、分析報告、書面報告或閱讀心得25%
學員自備事項
無
學員選課要求
舉凡具備愛鄉愛土、熱情服務基本能力者
參考書目
1.許民陽編:地景欣賞講義
2.許民陽(1996)桃園縣復興鄉地形地質景觀資源賞析,桃園縣政府文心中心。
3.許民陽(1993)桃園縣的地形與地質景觀,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出版。
4.許民陽等(1999)桃園縣文化休閒導覽手冊,桃園縣文化中心。
數位教材連結
無
第一週
開學報告事項
火山與火成岩地景之美
1.新學員相見歡
2.課程講解
3.上課班級共同遵守事項
4.火山形成的地質條件,火山的種類與特性,火山的噴發物質
第二週
火山與火成岩地景之美
火山體的形狀之美,火山帶來的能源與礦產,火成岩之美
第四週
沉積岩地景之美
沉積岩層理、顏色、侵蝕、化石及結核之美
第六週
變質岩地景之美
變質岩的褶皺、再結晶與侵蝕之美。
第七週
河流地景之美
河流的形成、侵蝕、搬運與堆積地形作用
第十週
海岸地景之美
海岸地景的形成:潮汐、波浪作用與營力
第十七週
石灰岩地景之美
石灰岩洞穴地形種類與地形之美
第十八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top↑
置 頂
愛課程 icours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