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探索與觀察的範圍很廣,且隨處都可進行。植物、動物、真菌、地質、水文與地貌等都是觀察素材,從居家、農田到荒野,從海洋到天空都可以進行。位在都會區的五權社大看似與自然環境很遙遠,但自然環境卻多種樣貌與都市居民連結,如農產品。
市場裡的農產品來自台灣各地的里山里海。本課程將依循季節變化,前往農產品產地進行自然觀察與探索。藉由觀察與解說,認識生物生存、適應環境的原理與奧妙,了解各地特有的農產反映在地獨特的環境條件及生物共存之理念。培養對周遭事物的好奇心與敏銳度,察覺自然與人的關係密不可分。進而反思自我與社區、周遭環境的互動模式,並願意正向面對環境的種種議題,一同尋找處理議題的方法。思考居住於都市的大眾,能夠為生物多樣性及環境永續做哪些事。
本次秋季班以收穫的季節為主軸,在埔里、嘉南平原及沿海、恆春半島等以農漁業著名的地區進行里山里海自然探索。在探索與觀察當地的自然生態時,除了認識當地生物如何適應環境,也認識當地的特色作物。了解里山里海與都會區的關聯,認同里山里海的價值。
<br>1. 了解生物適應環境的方法
<br>2. 了解自然環境特色如何形塑在地的生物相與人文產業風貌
<br>3. 建立對台灣的農業與自然資源分布概念
<br>4. 培養對環境的觀察力與敏感度
<br>
█講述法 █分組討論 □專題報告 □實際操作 □影片欣賞
█其他__戶外觀察體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課參與佔 50 %;█書面報告或閱讀心得佔 50 %
1.喜歡戶外活動,不介意自然環境可能會遇到的種種不便與突發狀況
2.喜愛自然探索與觀察,不侷限特定生物群
這門課已被瀏覽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