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原住民族傳統框織,以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多樣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離開原鄉環境以及部落耆老逐漸凋零等因素,許多原住民族的傳統技藝逐漸面臨失傳的危機,而框織正是其中之一。透過學習與傳承框織工藝技術,期許能夠保護及延續其蘊含的傳統智慧。框織不僅是一種手工技藝,更能體現原住民族文化象徵、生活歷程和自然觀念。透過學習框織,重拾部落生活面貌的文化根源,深化對原住民族精神及文化認同。
1.認識與使用傳統編織器具:熟悉編織器具構造與框織操作方式,認識原住民族古老的傳統編織器具。框織機是織布機的基礎型態,了解其設計概念如何反映原住民族的生活意涵。
<br>2.掌握框織手法與技藝:了解框織的基本原理與技法,學員能透過實際操作,逐步掌握編織技巧,進一步理解織布紋路的編織原理。
<br>3.設計多元色彩與創新花紋:傳統框織雖有特定的紋路與色彩選擇,但其技法靈活能展現豐富的藝術創作。在熟悉基礎框織技法後,可嘗試運用多元色彩變化組合,結合傳統技藝,設計出具有現代感的創新花紋。
由講師實際示範操作後,由學員自主練習框織,遇有問題以分段解說,細部分解、兩手協調性、分段操作,因應學員學習狀況不同,個別為每位學員調整教學方法及進度規劃。
出席率20%、學習態度20%、成果展現25%、課堂討論10%、實際操作25%
對原住民族傳統編織文化,有想法、有興趣者皆歡迎。
剪刀
這門課已被瀏覽 1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