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國」是原住民的文化載體,也是聯合國基於人權與人文進化,倡導2030年SDGs的永續17項理念與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標的。故國內原民會、教育部有「全民原教」;文建會、國發會有「地方創生」等政策。部落國走讀聯合國SDGs-與泰雅族做朋友就是一種民間呼應的行動。
台灣原住民族雖然人數比例只有2.5%,但是文化發展多元,被稱為台灣人文的瑰寶,我們學程的目標在於認識各族群的文化特色與其生活環境互動的水資源智慧,並透過親臨土地與友善土地的產、消合作經濟來敦睦第六與第七倫理的關係。
1.實體與line線上教學平台交互使用-讓學員在開學前、中、後都能有加乘預習及延伸與複習的團體互動效果;
2.校內有學術演講導讀-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影片欣賞;
3.校外以部落文化及農食與環境教育體驗為重點,以地方創生產業認識及自由援農採購為輔助-戶外參訪及環境關懷的偏鄉交通工具,盡可能用遊覽車-我們稱為「行動學校」,車上不做一般卡拉OK歌唱,而以受訪單位的人.事.物的影音紀錄為教材,讓走讀過程更有內涵與預習效果);
4.額外免費的line群組線上讀書會3次-增加團體互動及討論與心得分享效果。
學習態度(出席率)20%,校外參與60%,課堂討論、成果展演、心得分享20%
這一門可能是全國社大最潮與最豐盛(老師最多)的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體驗學程——雖然它是聯合國倡導永續SDGs與原住民權利宣言的嚴肅議題,卻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公益文化走讀,凡是樂善好施者皆適合來體驗「閱人無數勝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自由
這門課已被瀏覽 8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