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春季班,永續課程,繼續探討竹東的水環境問題,並結合樹杞林巡守隊,喚醒民眾公民意識,帶領竹東社大學員在室內課程培養濕地基礎科學知識,在室外課程穿雨鞋上山下海,一起在濕地旅行探險中學習,在「山川水圳埤塘中尋找那童年美麗的記憶」。
1.培養基礎濕地生態及科學知識
<br>2.走踏百年水圳田埂小徑探險,觀察水資源、水質檢測實作、記錄生態與人文歷史
<br>3.建立頭前溪流域生態之美的影像及基礎調查資訊
<br>4.臺灣國家級重要濕地走讀探訪
<br>5.為竹東社大留下環境永續相關重要紀錄
室內課程(透過室內課程培養基礎濕地生態及科學知識)。
1.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
2.影片欣賞及圖像教學
戶外課程(室外課程走踏百年水圳田埂小徑探險,觀察水資源、水質檢測實作、記錄生態與人文歷史)
1.指定地點觀察濕地
2.指導學員記錄拍照
3.講師示範與實際操作
上課參與30%、踏查記錄30%、觀察濕地20%、成果展現20%
由於戶外需要到新竹縣各地水圳及頭前溪走讀,每個單元主題走讀每次至少3~5小時,到外縣市國家級重要濕地踏勘甚至需要12小時,因此需要具備一定體力及對環境的好奇心
不論成年或親子等全部都適合,不須具備基本能力,只要具有熱愛環境的心。濕地探勘或生態池實作時須具備帽子、雨鞋、機車汽車共乘等,可以自行到達戶外指定集合地點,並注意戶外活動安全。
這門課已被瀏覽 1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