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常民文化,不僅承載著各個歷史時期的生活經驗與記憶,也是人群與社會文化、自然環境相互作用下的具體呈現。在常民文化的體系中,台灣民間信仰是多數庶民生活的重要部分,舉凡生命禮俗、傳統節慶、風俗習慣和靈性的交流,均與民間信仰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因此台灣奉祀諸神明的宮廟,超過萬餘座,除了是宗教信仰的聖地,也在地方社會交誼、經濟活動、傳統藝術展演的重要場所。透過對宮廟的神明歷史、祭祀活動與傳統建築藝術的觀察,有助於學員對地方社會的理解。此外,由於宮廟與在地人群日常生活的關係密切,「廟口小吃」往往最能呈現當地風土和特色物產,也成為許多人追求美食的重要指標。因此本課程藉由各地宮廟的走讀與周遭庶民飲食的介紹,作為學員理解台灣地方文化的不同視野。
1. 對台灣民間信仰基本概念的認識。
<br>2. 思考台灣民俗與信仰在台灣民間社會的價值。
<br>3. 理解庶民飲食和地方文化的關係。
主題探討 簡報介紹 書報導讀 戶外走讀
學員出席率40% 課堂討論40% 學習心得20%
能徒步行走2-3小時,對台灣民間信仰與飲食文化與興趣的學員皆可參加。
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智慧卡、飲用水、戶外、防雨工具工具
這門課已被瀏覽 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