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課程以河流、海岸、埤塘、水圳等水環境、水資源為主軸,串連生態、環境、歷史、地理、人文、水文、地質以至文學、公民議題等觀點,對水環境作整合性的觀察與學習,這是第一個在社區大學以這樣的觀點開設的課程。
2.本課程環繞我們身旁的河流和水體發展,我們將對滋養我們的水體有更深入的認識與新的觀念,重新孕育感情,並以公民參與為最終目的。
3.我們身在環境中,但往往對環境「視而不見」,本課程以培養「視而能見」,成為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一環。
1.社大學員在心態和期待的多樣性,課程以了解環境為主軸,在想學習、想運動、想冒點小險、想經歷
<br> 新事物、想交朋友、想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想為環境出點力、等等想像中得到滿足。
<br>2.持續系統性、整合發展水環境、水資源為主軸的課程。
<br>
1.室內課:講解討論河川生態 人文 環境,輔以投影片。
2.室外課:田野觀察與紀錄,親水賞景,學員一起體騐環境的變化。
3. 近年已走遍新店溪、大科嵌溪、基隆河、淡水河,整個台北人安身立命的淡水河系。也走讀過水圳、埤塘,本學期走到桃園及新竹海岸。
4. 校外教學原則上安排每隔週週六全天。
毎位學員交一篇書面報告或閱讀心得。
願意關注土地、環境的變動。
願意對環境的保護出一點力量。
願意交一篇書面報告或閱讀心得為評量依據。
願意評量不及格時,下學期不選本課。
學員會騎單車,對部份校外課程之進行比較方便。
適切安全的戶外活動服裝及鞋子。
偶或需要登山杖。
這門課已被瀏覽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