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為中國古代西方、北方民族傳入中原,宋朝已有記載始於唐代流傳,當時名為奚琴〈今日胡琴的前身〉,明清時期隨戲曲興盛而流布全國。20世紀初清末民初時期,由于瞎子阿炳及劉天華的影響,二胡逐漸發展為獨奏樂器,改良成為我們現今所看到的二胡,其不失傳的原因,從傳統戲曲的伴奏演變至現今的獨奏模式;透過老師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員學習到傳統樂曲及熟悉的經典歌曲,不同的旋律節奏,以及教導學員對於樂器操作加強基礎觀念,主要解決學琴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雜症,初學者給予基本的學琴邏輯認知,給予學員多元的感受。
音樂欣賞、操作樂器並學看樂譜,演奏熟悉樂曲、團體齊奏練習後個別修正指導,加深學員學習過程的基礎概念及樂器演奏的基本功,並用問與答的師生互動模式給予學員簡而易懂的教學
〈已有學過的學生會另有安排可程進度,初學者的學習進度也隨時更動〉
課堂學習情況40%,出席率30%,成果發表30%
不限。有興趣皆可參與,〈須配合授課老師的進度〉
1. 二胡〈樂器〉、調音器、節拍器〈開課後可由教師統一訂購/可自備〉
2. (需自備) L資料夾〈放置樂譜教材〉、鉛筆及橡皮擦
這門課已被瀏覽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