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歡迎個性開朗,樂於在學習過程中認知自我價值,開發個人潛能,尋求身心健全,家庭圓滿的各界同好。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毛巾、功夫鞋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團體互動及小組活動, 案例討論與心得(經驗)分享, 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 講師示範與實際操作, 個別指導與反覆練習, 學員上台表演與展現, 學員競賽及獎勵表揚
評量方式
學員出席率、課堂討論、團體活動
課程簡介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提升知識與理論、技能、品德
課程目標
1. 短期:道家功夫首重『致虛極,守靜篤』,學習動作以靜態為主,動態為輔,藉由簡單、輕鬆可循環單練的功法,使學員能掌握太極拳鬆柔的韻味,動中取靜,舒筋活血,加強體內氣血的循環。
2. 中期:完成連串拳架動作之學習,練習導引行氣的功夫,體會『靜於動中求』的意境,是進入『動中禪』的不二法門,正如莊子人間世篇談孔子答顏回:『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時時不忘『行氣』,自然可以調和身心達到養生的最高境界。
3. 長期:由前期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養成『太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的習慣,將太極拳的哲理與生活相結合,從而由健康養生漸進至變化氣質,圓融自如,惠及家人朋友,推己及人,造福社群。
參考書目
自編講義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否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3 學分,3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學員證費用依簡章為準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參考書目: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課程大綱
第一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心齋、熊經、太極運動十三式(一)。 |
第二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預備式、起式、鳥申,行功。 |
第三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左掤、太極運動十三式(二)。 |
第四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右掤、太極運動十三式(三)。 |
第五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單鞭、提手上式、行功。 |
第六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靠、白鶴亮翅、降魔降心。 |
第七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摟膝拗步、太極運動十三式(四)。 |
第八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手揮琵琶、摟膝拗步。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第十週 | 學期中段複習 | 預備式至摟膝拗步、太極運動十三式。 |
第十一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搬攔捶、太極運動十三式(五)。 |
第十二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如封似閉、降魔降心。 |
第十三週 | 拳架教學、基礎內功 | 十字手、合太極,第一段結束。 |
第十四週 | 基礎內功、拳架複習 | 太極運動十三式、三十七式第一段。 |
第十五週 | 基礎內功、拳架總複習 | 太極運動十三式、三十七式第一段。 |
第十六週 | 基礎內功、拳架總複習 | 太極運動十三式、三十七式第一段總複習 |
第十七週 | 基礎內功、拳架總複習 | 三十七式總複習、評鑑提示。 |
第十八週 | 評鑑、總複習 | 期末評鑑、修正檢討與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