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任何對課程有興趣的人都可以。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自由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主題探討或簡報介紹、戶外參訪及環境關懷、團體互動及小組活動、案例討論與心得分享
評量方式
學員出席率20%、課堂討論20%、社區活動參與20%、小組分享20%、書面報告或閱讀心得20%
課程簡介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透過認識社區營造與案例討論,逐漸改善身邊週遭的居住環境,提高社區的活力與魅力。
課程目標
讓學員可以了解如何珍惜自己周圍的環境,對生活的社區更加關心,增加居民對周邊環境的認同感。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社區營造的方法/陳金順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出版
台灣的社區營造/曾旭正著/遠足文化出版
服務學習與社區營造-桃園縣八德市金城街之行動研究/黃裕和/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2 學分,2000元【折扣後只需 0 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1000
其他費用
報名費、學員證費用依簡章為準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自編教材,參考書目:
社區營造的方法/陳金順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出版
台灣的社區營造/曾旭正著/遠足文化出版
服務學習與社區營造-桃園縣八德市金城街之行動研究/黃裕和/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課程大綱
第一週 | 課程介紹 | 社區營造概念說明與課程介紹 |
第二週 | 八德金城社區-案例介紹 | 介紹實作案例 |
第三週 | 八德金城社區-案例討論 | 討論實作案例問題點 |
第四週 | 原理與目標 | 社區營造基本目標與原理 |
第五週 | 歷史發展 | 社區營造的產生與歷史 |
第六週 | 台灣社區的時代面貌 | 介紹台灣近代社區發展演進 |
第七週 | 社區參訪 | 平鎮區鎮興社區 |
第八週 | 參訪案例討論 | 參訪後的討論與分享 |
第九週 | 公共論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台灣社區營造的類型 | 都市、鄉鎮、農漁村三大類型 |
第十一週 | 社區參訪 | 龍潭區三和社區 |
第十二週 | 參訪案例討論 | 參訪後的討論與分享 |
第十三週 | 實際走訪社區 | 走訪社區,調查社區狀況 |
第十四週 | 社區潛力探討 | 走訪後的潛力探討與心得分享 |
第十五週 | 社區資料蒐集 | 社區資源與資料盤點/社區調查與測繪 |
第十六週 | 社區營造提案 | 小組討論提案內容 |
第十七週 | 提案計畫書撰寫 | 練習撰寫提案計畫書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