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09/12課程規劃介紹 | 1. 講師背景介紹(設計、領隊、手工藝)+課程由來 2. 回收設計課程介紹及工廠廢棄物認識(課程大部分都會使用回收材料)、結合工藝與公益 3. 課堂流程:材料、工具費用說明和數量計算訂購、收集材料、確定去校外教學的地點和日期、學員自我介紹_3個關鍵字ex.設計、旅遊、環保、資源運用(工作分配用)、選出班代 |
第二週 | 09/19Pirtanauha 織帶 | Pirtanauha 織帶最早的時候是由北歐北部的原住民-薩米人開始這項傳統的編織法,他們會把織帶用於腰帶、頭帶或綁在由麋鹿皮毛製成的靴子上。而在課堂上我們將會運用這樣的編織法製作出實用的生活小物,如:書籤、行李識別帶、髮帶、手機吊飾、鑰匙圈、眼鏡掛帶、口罩掛繩、側背包或樂器的背帶。 - 示範織板使用方式、讓同學輪流嘗試用廢棄的線材做出不同的效果,說明織帶可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並請同學先想好如何之後該應用。 - 織板使用方式、基本圖案構成,依照圖案棉線排序方式和操作技巧。 |
第三週 | 09/26Macramé 花邊結 | Macramé的技術源來自於13世紀阿拉伯的編織工人,經由摩爾人(註1),Macramé藝術被帶到西班牙,再到義大利,然後到各個歐洲國家。它在17世紀晚期被引入到英國。最早期Macramé船上的水手們在空閒時間會做一些工藝品,等船隻靠岸後出售或以物易物的方式給當地人,進而將這項技藝傳播到中國、美洲和大洋洲的其他國家。 - 基本教學與應用 |
第四週 | 10/03展覽或活動的企劃構想 | 1-展場設計或市集活動規劃 2-展覽或市集品牌參考 3-表現技法、設計思考 4-免費市集概念介紹 (運用google雲端) |
第五週 | 10/17場勘 | 1-策展或市集活動空間勘場、周邊工作坊內容、其他活動發想規劃 ex.邀請社大鋼琴班於活動中演出、舉辦免費市集 2-場勘後和同學一起參觀近期不錯的展覽或設計、藝術家工作室(Open studio),從中汲取靈感 |
第六週 | 10/24確認設計 | 確認作品設計方向:搜集同學們的想法、整理大家搜集的資訊、分配工作(若有時間進行主題及主視覺等發想) |
第七週 | 10/31作品試作及調整 | 1-試作作品,確認是否需要調整 |
第八週 | 11/07作品製作 | 作品製作與展場導覽或市集活動、工作坊的細節準備 ex.活動行銷(運用Canva設計平台) |
第九週 | 11/14作品製作及調整 | 作品製作與展場導覽或市集活動、工作坊的細節準備 ex.主題、主視覺(海報及網路媒體使用)、宣傳文字等製作 |
第十週 | 11/21公共參與週:議題論壇 | 公共參與週:議題論壇 |
第十一週 | 11/28作品製作及調整 | 作品製作與展場導覽或市集活動、工作坊的細節準備 ex.主題、主視覺(海報及網路媒體使用)、宣傳文字等發想 |
第十二週 | 12/05作品製作及調整 | 作品製作與展場導覽或市集活動、工作坊的細節準備 ex.主題、主視覺(海報及網路媒體使用)、宣傳文字等上架宣傳 |
第十三週 | 12/12活動日 | 參與佈展及策展或市集活動日(會依照規定的佈展日期進行佈展相關作業) |
第十四週 | 公共參與週 | 生態雙和嘉年華 |
第十五週 | 12/19Himmeli 傳統吊飾改良版 | Himmeli是芬蘭傳統的聖誕節裝飾品,除了芬蘭之外,也可以在其他北歐國家可以發現Himmeli裝飾品。在以前芬蘭人會在聖誕節當天把Himmeli掛在餐桌的上方,祈求來年作物豐收,一直掛到仲夏日也就是約6月底左右,但現在不但北歐家庭裡可以看到Himmeli,在北歐的商店櫥窗也會看到店家用Himmeli裝飾櫥窗。- 處理材料(剪成一定長度-自備容器) 和製作Himmeli吊飾 |
第十六週 | 12/26Crochet 鈎針 | 在芬蘭,大部分的芬蘭人都會自己製作地毯或置物籃放置家中使用,而在一些市集上或手工藝品店也有人製作販賣,學會了之後除了可以運用於居家環境,也可以分送親朋好在芬蘭,大部分的芬蘭人都會自己製作地毯或置物籃放置家中使用,而在一些市集上或手工藝品店也有人製作販賣,學會了之後除了可以運用於居家環境,也可以分送親朋好友美麗實用又環保的生活小物。廢布或舊衣裁切並接合成布條,作為轉換成鈎針用材料。 |
第十七週 | 01/02期末分享 芬蘭節慶飲品DIY教學 | 在芬蘭,分別在5月和12月時都會準備特殊的飲料慶祝該月的節慶,所以特別安排最後一堂課時和大家一同製作芬蘭的節慶飲品。 春季班:"Sima"是5/1 芬蘭勞工節"Vappu"時,外出野餐搭配的冷飲 秋季班:"Glöggi"是聖誕節前夕12月份的專屬的熱飲 |
第十八週 | 公共論壇 / 講師共學 | 社大學員每學期至少選擇一場公共論壇參加,請事先於社大官網進行網路報名。講師則於學期第18週進行共學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