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基本介紹 | 1 基本介紹 1、 介紹課程內容與所需要的工具與教材。 2、 師生彼此互相認識,新生說明來上課的動機與對此門課程的期待。 3、 基本書寫示範。 |
第二週 | 書法家懷素生平與書風簡介 | 2 書法家懷素生平與書風簡介 1、 懷素, 字藏真,長沙人,俗姓錢,唐朝僧人、書法家。精勤學書,以善狂草出名。唐朝人稱他為醉僧。 2、 著名書跡有〈自敘帖〉、〈小草千字文〉。 |
第三週 | 草書基本認識1 | 3 草書基本認識1 1、 草書不易辨識,因其將字形簡化成符號,且楷書的許多部首可以用同一個草書符號代表。 2、 介紹于右任的標準草書部首範例表。 |
第四週 | 草書基本認識2 | 4 草書基本認識2 1、 介紹草訣百韵歌,從百韵歌中去認識與辨別字形相近的草書。 2、 草書在書寫時容易犯的錯誤。 |
第五週 | 自敘帖內容導讀 | 1、 自敘帖內容為懷素自述其生平大略,兼錄顏真卿、張謂、戴叔倫等人對其的贈詩。 2、 故宮介紹影片觀賞。 |
第六週 | 自敘帖筆法1 | 6 自敘帖筆法1 1、 自敘帖筆法圓轉而有彈性。 2、 自敘帖橫、豎、點、撇與提按示範。 3、 學生練習。 |
第七週 | 自敘帖筆法2 | 7 自敘帖筆法2 1、 自敘帖連筆與帶筆示範。 2、 學生練習。 |
第八週 | 自敘帖筆法3 | 1、 自敘帖左回旋和右回旋筆法示範。 2、 乾筆、濕筆示範。 |
第九週 | 自敘帖章法1 | 9 自敘帖章法1 1、 自敘帖字形大小、開闔介紹。 2、 老師示範,學生進行練習。 |
第十週 | 自敘帖章法2 | 10 自敘帖章法2 1、 自敘帖行氣擺盪介紹。 2、 老師示範,學生進行練習。 |
第十一週 | 社大週 | |
第十二週 | 自敘帖版本介紹 | 1、 自敘帖中2連字、3連字與多字相連的寫法介紹。 2、 老師示範,學生進行練習。 |
第十三週 | 自敘帖版本介紹 | 由現存的自敘帖有三個版本(台北故宮藏本;流傳到日本的半卷本(流日半卷本);清代翻刻南宋淳熙刻本的契蘭堂刻本)互相比較,可以發現台北故宮墨跡本的一些問題。 |
第十四週 | 懷素小草千字文筆法章法介紹 | 1、懷素〈小草千字文〉原跡為林柏壽(1895-1986)蘭千山館所藏,現寄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此卷自北宋徽宗內府以來至清代流傳有緒,曾先後被刻入《停雲館法帖》及《經訓堂法帖》等叢帖中。 2、〈千字文〉為南朝梁周興嗣(約502—549)所作,是孩童識字啟蒙的讀物與教材,也是歷代書法家最喜愛的文本之一,傳世懷素即有〈大草千字文〉與〈小草千字文〉。 |
第十五週 | 懷素小草千字文筆法章法介紹 | 小草千字文不同於自敘帖,此作各字獨立,沒有明顯的大小變化,亦無誇張布局,筆法典雅有晉人氣韻,臨寫後將對懷素筆法有更深的體會。 |
第十六週 | 作品習寫1 | 15 作品習寫1 1 、自敘帖為橫式手卷,請試著臨寫成直式條幅作品,從橫幅改成直式,在佈局和字體的安排上需稍做調整,才不至於突兀。 2、學員學習落款,書寫自己的名字。 |
第十七週 | 作品習寫2 | 16 作品習寫2 1 、學員挑選自己喜歡的箴言,約4~8字,並試以自敘帖的筆法寫成。 2、老師針對學生的優缺點講解並示範。 |
第十八週 | 作品習寫3 | 1、 學員挑選自己喜歡的一首詩,老師示範並指導學生練習,並說明作品落款要點與練習。 2、 老師說明作品蓋印章的要點與注意事項。 |
第十九週 | 作品觀摩交流 | 18 作品觀摩交流 1 、老師訂定題目,學生以懷素書風練習書寫作品,完成後大家互相觀摩與交流。 2、分享本學期學習心得與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