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關心自然,愛護本土的熱忱與動力。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自由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專題講演、幻燈片解說、影片欣賞、實物操作、現場參觀等。
評量方式
課堂問答及實物操作成果。
課程簡介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經由課程研習內容,充分了解近年來城市歷史衍變,更進而促成好好的保護與利用原鄉資源,提高城市未來品質。
課程目標
從生態保育的觀點,歷史人文的角度,來探索社區營造,以及社會變遷與人類發展密切的關係,經由認識與了解形成對基隆的關愛,讓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能夠真正對基隆發生感情,最後使其成為基隆學的一部門。
參考書目
自編講義教材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2 學分,2000元【折扣後只需 0 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1000
其他費用
報名費、學員證費用依簡章為準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自編講義教材,戶外課程所產生之額外費用由學員分擔自付。
課程大綱
第一週 | 社區營造在基隆 | 認識社區營造真諦,探討如何實踐社造精神。 |
第二週 | 社區營造ABC | 從最基本操作了解社區本質。 |
第三週 | 一粒種子-林介佳 | 以百福社區為例,明白社區參與精神。 |
第四週 | 深耕在地。擾動社區 | 由社區擾動、地方耕耘探索社區資源。 |
第五週 | 地方札根-王醒之 | 由地方札根如何參與的社區改造。 |
第六週 | 社區資源。多元凝聚 | 將社區資源搜集進行凝聚多元。 |
第七週 | 人際網絡。跨世合作 | 經由網絡聯結串接人際形成跨世代合作。 |
第八週 | 社造奇兵-李奇鴻 | 年輕世代如何以近代科技參與社造。 |
第九週 | 公民週 | 參加基隆學講座 |
第十週 | 公民參與。社區組織 | 籍由公民參與有效組織社區。 |
第十一週 | 山中蘭屋-洪錦蘭 | 單兵作業堅持理念形成社區景觀。 |
第十二週 | 社區長照。高齡友善 | 如何透過社區營造形成高齡友善社會。 |
第十三週 | 環境維護。生態保育 | 嘗試著建構生態穩定平衡的社區環境。 |
第十四週 | 多元生態-陳玉慧 | 透過社區營造建構生態保育園地。 |
第十五週 | 文化札根。地方創生 | 文化沈思札根,找出新的出路。 |
第十六週 | 藝動生活-蔡秋林 | 海洋嘉年華如何帶動城市新契機。 |
第十七週 | 他山之石。見賢思齊 |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借由宜蘭行參訪見學。 |
第十八週 | 永續社區。更好生活 | 基隆城市發展,社區營造所扮演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