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 淡蘭外按古道(全日) | 淡蘭古道自清朝以來一直是淡水廳由東南山區進入葛瑪蘭的主要道路,淡蘭外按為其中一段,輕鬆好走適合漫步悠遊 |
第二週 | 茶山古道(半) | 早期運茶之路,古道上還保存百年石頭屋及百年茅草屋 |
第三週 | 四堵古道(半) | 淡蘭古道南路其中段,因北宜公路開通而截斷,是舒適好走的親水步道 |
第四週 | 獅頭山步道(半) | 早期的軍事基地,生態豐富,可觀察地質及燭台雙嶼 |
第五週 | 九寮溪自然步道(全) | 早期泰雅族的獵場,終年潮濕、水量豐沛 |
第六週 | 四分子古道(半) | 百年古井潭、石橋、煤窯、土地公廟 |
第七週 | 猴山岳步道(半) | 因山型像仰躺的猴子而得名,沿途有豐富的蕨類,至高點視野景觀非常好,可遠觀至淡水河口 |
第八週 | 鼻頭角步道(半) | 步道蜿蜒起伏猶如小萬里長城般,絕美海岸景色盡收眼底 |
第九週 | 鳶山彩壁(全) | 位於三峽有著名的彩虹岩壁、遼闊的視野景觀、油桐花開的季節更是美麗 |
第十週 | 合併第一週課程 | 合併第一週課程 |
第十一週 | 二格山步道(半) | 為二格山系,因北降氣候影響擁有河時期的孓遺植物,是小百岳之一,三角點可以欣賞翡翠水庫 |
第十二週 | 魚蕨步道(半) | 位於坪林,沿金瓜寮溪步道行走,沿途蕨類生態景觀豐富,地質景觀豐富 |
第十三週 | 鳴鳳古道、南隘勇古道+獅潭老街(全) | 昔日賽夏族的獵場,為樟之細路其中一段 |
第十四週 | 坪溪古道(全) | 淡蘭古道中路,沿途平緩好走步道兩旁唯美的森林景觀令人心曠神怡,景觀台可遠曜龜山島,回程可以溯溪而回,是條親民的步道 |
第十五週 | 合併第五週課程 | 合併第五週課程 |
第十六週 | 合併第九週課程 | 合併第九週課程 |
第十七週 | 合併第十三週課程 | 合併第十三週課程 |
第十八週 | 合併第十四週課程 | 合併第十四週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