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 課程介紹 | 1.認識竹東社大及公民素養週 2.相見歡,認識老師及自我介紹 3.推選幹部、建立群組 4.本期課程簡介 |
第二週 | 把握季節與農時 | 認識全年24節氣,因應氣候變遷談節氣與農時息息相關,如何把握適當時期種植適合的植物。 |
第三週 | 蔬菜有栽培之技術應用 | 利用非農藥,不施化肥等有機栽培方法之應用,網室栽培,介紹害蟲比較不喜歡吃的蔬果類。 |
第四週 | 瓜果類栽培好時機 | 介紹南瓜、苦瓜、絲瓜、扁蒲棚架及大、小黃瓜A架以及茄子、青椒之平面苦瓜網栽培法。 |
第五週 | 融入式課程粄條之製作過程參訪 | 粄條為新竹地區特産,可結合在地產業發展,值得探討,地方學參訪。 |
第六週 | 李氏南瓜新品系介紹 | 介紹李老師雜交選育之南瓜新品系栽培經驗分享,具有栽培價值及競爭優勢。 |
第七週 | 有機蔬菜蟲害非農藥防治技術 | 利用苦楝水、辣椒水、生物防治及性費洛蒙等非農藥防治各種蟲害。 |
第八週 | 有機蔬菜病害非農藥防治技術 | 利用食醋水、亞磷酸及波爾多液等非農藥防治各種病害。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傳統蔬菜栽培之隱憂 | 高氮肥,施用雞糞(抗生素問題),亂用植物生長素及農藥施用等,危害人體健康,具風險性。 |
第十一週 | 戶外教學活動(一) | 李老師種植200坪之有機蔬果現場研習(新竹市) |
第十二週 | 從食安問題談蔬果安全管理 | 國內食安危機造成消費者身體受影響,要加強蔬果有機栽培之技術應用。 |
第十三週 | 您吃了多少基因改造食品? 要如何因應 | 國內從美國進口200多萬公噸的大豆(飼料級),98.9%均為基因改造大豆,而我們拿來人吃的。 |
第十四週 | 戶外教學活動(二) | 參訪新竹市政府辦理的市民農園,研習各種蔬菜之有機栽培,地點在新竹市公道五路底附近。 |
第十五週 | 火龍果栽培 | 介紹火龍果栽培,整枝修剪技術。 |
第十六週 | 鹼性蔬菜代表~莧菜 | 介紹老師長期選育之澎湖綠莧菜,屬鹼性蔬菜,可降低尿酸,值得栽培,採種技術指導。 |
第十七週 | 縣外知性之旅 | 安排宜蘭地區研習,紅心芭樂整枝修剪,摘心技術,蔬菜自動化育苗中心,認識幼苗,鳳梨栽培生態解說及南瓜隧道園休閒農場參訪。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學習心得分享,參加社大舉辦之成果展示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