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淡水虎頭山(半日):淡水地區由大屯山脈火山熔岩伸展至淡水河岸,形成五座山崙之形勢,有如五條虎爪般丘陵,稱為五虎崗。虎頭山位置像老虎向前伸出五爪而得名。山頂有兩個基石(海拔133公尺淡水庄仔內基石和海拔137公尺營建署編號M13號基石)。位於虎頭山步道口的雙峻頭水源地淨水廠建於1899年為全台最早之自來水供應地。 | |
第二週 | 燦光寮古道(全日):淡蘭古道北路的一段,昔日是淡水廳與噶瑪蘭間文書往來的「燦光寮舖遞古道」,亦是軍事用途的「燦光寮汛塘古道」。古道寬大好走,林蔭茂密,水聲潺潺。 | |
第三週 | 石獅山石象山連走 (半日) : 石獅山石象山盤據於七堵的瑪陵坑,石獅山宛如一頭雄獅而得名。山頂可眺望高度達60公尺氣勢雄偉壯觀的瑪陵橋。石象山山形圓潤飽滿似象頭,山頂可眺望石獅山和瑪陵尖。 | |
第四週 | 五四縱走之四分尾山-耳空龜山(全日) : 「五四縱走」是指從五分山經盤石嶺至四分尾山和大尖山,跨越新北市與基隆市,全程長達二十多公里。展望佳可飽覽山海風光、又可欣賞春櫻秋芒夕照夜景。四分尾山至耳空龜山距離2.2公里,步道坡度起伏不大,木階梯和林間土徑清幽質樸路況良好,讓健行者領略「基隆的聖稜線」之美。 | |
第五週 | 老鷲尖&內溝山(半日) :老鷲尖又名老鷹尖,內溝山又稱大尖坪山,位於內湖和汐止交接處。由金龍湖畔學頭坡山起登,經鷹石尖、老鷲尖南峰、老鷲尖、內溝山北峰、油桐嶺、內溝山,下翠湖、北港二坑遺址,上上下下幾個山頭,充滿自然野趣的樸質山徑。是有名的賞桐步道,也是一條森林浴山林健行步道。 | |
第六週 | 四堵古道&跑馬古道(全日):為淡蘭南路的一段。四堵古道又稱為北宜公路舊道,是日軍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闢的公路,花近四個月完成。跑馬古道位於石牌、礁溪之間。日治時期日軍常騎馬巡邏於這條道路,居民稱之為「跑馬路」。沿途有清澈淺潭、竹蔭林道,視野展望佳,可俯瞰蘭陽平原。 | |
第七週 | 二龍山(半日):直潭山系分稜,自花園新城桐溪旁小徑連接四分子步道,登二龍山,是生態豐富的散步路線。 | |
第八週 | 北勢溪古道&灣潭古道(全日) : 為淡蘭中路的一段,位於坪林、雙溪交界附近的北勢溪上游,連絡料角坑、三(雙)水潭和灣潭之間,古道平坦,綠意盎然,沿途溪流蜿蜒,碧綠潭水和潺潺溪水相伴,景緻秀麗,是北勢溪版的大河戀。 | |
第九週 | 併第二週 | |
第十週 | 併第四週 | |
第十一週 | 併第六週 | |
第十二週 | 併第八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