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 課程介紹 | 老師簡介、同學自我介紹、社大行事曆相關事宜 認識烹飪教室的器材放置位置及環境維護及整理等等重要事情解說 |
第二週 | 馬鈴薯甜甜圈 | 現炸的甜甜圈裹上一層砂糖..單純的美食...令人想念! 添加了根莖類(馬鈴薯)..可以延緩麵包體的老化現象! |
第三週 | 珍珠丸子+地瓜餅 | 將豬肉捏成一個一個的圓球,然後 沾上糯米 再入鍋去蒸熟,熟透的糯米呈現 透亮有如珍珠般 地瓜泥加上芹菜末就能做出 好吃的地瓜餅了 材料容易取得,作法更是簡 單又經濟 |
第四週 | 芋粿巧 | 用米做出來的芋粿巧真的比用粉做出來的好吃太多了,雖然比較繁工,但美味是加倍的 |
第五週 | 梅乾扣肉包 | 將梅乾扣肉融入包子裡,打破梅乾菜配飯的傳統吃法,梅乾菜包子當早餐也是很好的選擇 |
第六週 | 麻花捲 | 做法及材料都還蠻簡單而且很好玩,看到一條條長的麵條編成像辮子般的形狀,好有意思 再看到它膨脹成一根根麻花捲更有成就感。 吃在嘴裡,有卡滋卡滋香脆的口感呢! |
第七週 | 水煎包 | 水煎包煎好後很香, 吃的時候也很好吃, 因為可以同時吃到蔬菜與肉, 不油膩但又新鮮 |
第八週 | 玫瑰花饅頭 | 饅頭不再是單一造型,做成玫瑰花造型,除了好吃外,還讓視覺上增添了不少食慾 |
第九週 | 公共參與週 | 教師帶領學員出席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為正式一堂課 |
第十週 | 紅豆麻糬卷 | 將紅豆煮熟後放鍋中小火慢炒變成紅豆沙後放涼備用 糯米蒸熟後放涼沾上太白粉後感呈長方形包上紅豆泥再捲起 用刀切成一塊一塊中間呈現一圈白一圈紅,非常好看 |
第十一週 | 木須拌炒貓耳朵 | 將麵糰分成小小一個一個,再將麵糰搓揉成像貓耳朵般,加上木耳、豬肉等多樣食材一起拌炒, 即為一到既可當主食又能當點心的一道料理 |
第十二週 | 炸醬蔥花捲 原味蔥花捲 | 採用大量的新鮮青蔥加上麵團,把麵糰做成像一朵花一樣的蔥花捲,在用蒸籠將麵團蒸熟,即為一道視覺與味覺的美食了 |
第十三週 | 客家鹹粥 | 利用綠竹筍盛產季 加上一些蔬菜與肉絲,入鍋炒香,炒熟後放入高湯及冷飯,即是一道色香味的鹹粥 |
第十四週 | 教學員從挑選皎白筍到製作一道鮮甜的鹹粥 | 把芋頭跟地瓜這兩種食材蒸熟後做 成一個一個的小丸子 加上濃稠的紅豆湯又是一道美味 甜品 |
第十五週 | 胡椒餅 | 胡椒餅很受歡迎,但是卻不是到處有賣,想吃還不見得吃得到呢! 胡椒餅做起來雖然有點複雜,但絕對是值得學習的一道美食 |
第十六週 | 客家小炒 | 到客家聚落中,到小吃店必點的一道菜 魷魚絲、豆乾要煸到恰到好處,掌握幾個步驟,道地客家小炒即能輕鬆上桌滿足家人的味蕾 |
第十七週 | 滷肉飯 | 現代人工作忙碌,這道能在放假時做好後放冰箱隨時想吃時就拿出來熱一下或是微波一下即可的台灣味小吃 絕對讓你和家人胃口大開 |
第十八週 | 結業成果展週 | 結業成果展出席,展現班級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