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人生,下坡路的銀髮人生最精采 | 邀請學員練習「自我覺察」,問問自己「我是誰?」什麼是「互助合作共好」?從中體悟存在意義,抱著「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的心念生活,銀閃閃的熟齡人生就是幸福 |
第二週 | 「心念 」是守護健康的最後拼圖 | 認識心念:配合「情緒陰影」心理測驗,讓學員了解「心」的運作過程,所產生的想法與情緒,是如何影響生命的動力和健康。 |
第三週 | 跨越「但是…」的障礙 | 不拿「向上、扣分」為目標,而是以「向前、加分」過日子。 |
第四週 | 一堂從「心念」出發的探索之旅 | 從自己的「心念」出發,用「說故事」或「寫日記」的方式,表達童年印象最深刻的「早期回憶」,或是自己原生家庭的「生命故事」。 |
第五週 | 好好「活著」,是對他人和這個世界的貢獻 | 每日晨起透過「正念」冥想、坐臥起居等練習,每晚入睡之前,採用「身體掃瞄」放鬆身心,充分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正是好好活著的幸福,即便處於面對病痛或情緒難關,也可視為思考生命意義的契機。 |
第六週 | 心念可「致病」也可「治病」 | 大多數疾病都跟心念有關,將徵求願意分享的學員,就現有的身體或心理疾病,上台說說自己身心受困的歷程,再透過體驗「人類木馬程式」桌遊」,打開彼此的內心世界。 |
第七週 | 好好愛自己,拿自己有辦法 | 好好照顧自己,接受自己,因為自是一個眾生,愛眾生就先好好愛自己,才能怨言地持久愛他人。學習拿自己有辦法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
第八週 | 待圓夢想 | 檢視並盤點自己能主宰卻未完願望?如何去追求? ,尚待何時圓此願?在生命終了無所遺憾。 |
第九週 | 公民論壇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你與「銀閃閃」的自己與父母的「距離」 | 接受自己和父母原來的樣子,具備成熟大人的三要件,學習肯定自己的價值,自己的事由自己決定,擺脫自我為中心,把焦點集中在「做到」的事。 |
第十一週 | 心念與消化、泌尿系統疾病 | 「消化與泌尿系統疾病」部分,焦慮易有腸胃病、愛生氣則會膽結石、資優生易罹患腎病症候群等,讓學員分組討論,再上台分享心得,深化心念學習與覺知身心疾病的關聯性。 |
第十二週 | 接納自己「做不到」的勇氣 |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即便沒有勇氣向心理專家求助,也可向周遭可獲信任且能保持適當距離感的朋友傾訴,嘗試俗稱「叔叔阿姨」心理學的「阿德勒課題分離」。 |
第十三週 | 心念與情緒、疾病 | 「情緒與神經系統疾病」部分,提到孩子體弱常是家庭關係的壓力反應,愛操煩碎念和健忘失智有關,完美主義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悲傷憤怒讓肩頸疼痛多年,生氣和壓力導致長期頭痛等,讓學員分組討論,再上台分享心得,深化心念學習與覺知身心疾病的關聯性。 |
第十四週 | 你喜歡自己的老樣子嗎? | 每一天都在成長,都在學習,也都在轉變,都慢慢可以看到自己的過失與缺撼,放下老後仍有「生產力」的執念,請學員分組分享是否喜歡自己真實的樣子? |
第十五週 | 鍛練心念,提升自癒力,迎接擁有全人智慧與健康的自己。 | 透過「祝福、生氣、紓壓、安撫自己、打氣、正念行走、釋放悲傷、心痛」等心念練習,以及「九心能量運動」平撫內心創傷,打開與人的連結能量。最終再透過靜心覺察練習調息與專注,帶來靜、定、覺、觀和智慧。 |
第十六週 | 從「我」到「我們」的距離 | 成功和幸福是什麼?《我來》-工作、服務他人…「我來」的概念與故事--我在佛學院的日子。 活著就是對他人的貢獻,「人生的意義」是「互助合作共好」 |
第十七週 | 如何遍嘗偏方,調伏自己的惡習。 | 如何遍嘗偏方,調伏自己的惡習。 心情愉快度過每一天 不涉入別人的生命課題 學習「被討厭和變老」的勇氣 哲學從五十歲開始也不嫌遲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