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 相見歡 認識我們的環境與同學 | 1.認識竹東社大及公民素養週 2.認識老師及同學,推選班代並建立聯絡方式 3.小組分組並選組長 4.環境介紹空間安全使用規則 5.介紹課程內容及理念 |
第二週 | 「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 大肚村由來 | 1.走訪大肚村,了解大肚名字的由來 2.民國52年葛樂禮颱風造成油羅溪氾濫,對大肚村毀滅性災害,從建後對大肚村的影響 |
第三週 | 「在地創生團隊-橫山好室」 介紹橫山聚落的產業模式以及客家的日常文化,包含宗教、聚落設計以及傳統工藝 | 【戶外課,橫山好室】 1.從橫山車站出發,介紹橫山產業的發展脈絡,包括煤礦、茶葉、水梨等,以及站前老街的發展盛況 2.認識在地創生團隊,分享在地方所推動事務 3.進到橫山傳統聚落中,認識客家日常文化 4.體驗農村DIY傳統竹編工藝,編織竹編小盤 5.午餐到巷弄內小吃店享用客家小吃(自由參加) |
第四週 | 「在地創生青年-晌午粄食」 體驗傳統客家粄食DIY 認識橫山九讚頭地方文化 | 【戶外課,响午粄食】 1.由返鄉青年宜偲帶領大家製作客家傳統粄食料理 2.說明粄食與客家文化的關連 3.走訪九讚頭,介紹九讚頭兒時景色、產業發展脈絡等 4.體驗做粄樂趣,材料費用大家均分(自由參加) |
第五週 | 「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 客家傳統飲料新生命 | 1.藉由客家常見的飲料,例如:擂茶、椪風茶、麵茶…等加入現在元素做成好喝的飲料 2.材料費均分 |
第六週 | 「在地創生夥伴-田寮老農庄」 品嚐道地客家飲食以及料理製作 認識客家飲食文化 | 【戶外課,田寮老農莊】 1.為呼應後期客家創意料理,帶領班員前往在地客家菜餐廳,製作及品嚐在地客家料理 2.認識傳統客家菜餚發展脈絡,例如四汶四炒的由來 3.餐費大家均分(自由參加) |
第七週 | 「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 客家米食創新吃法 | 1.客家米食:粄條融入南法醬料作出具有儀式感與美學創新吃法 2.材料費均分 |
第八週 | 「在地創生青年-不一樣的內灣老街」 | 【戶外課-內灣老街】 1.內灣長大的青年玉華縣內灣商圈總幹事,分享小時候的內灣 2.內灣內灣鐵道過去歷史遺跡有詳細的介紹 3.內灣經典客家小吃體驗與解說由來,來內灣不是只有小吃而已 |
第九週 | 「在地創生團隊-橫山好室」 認識在地里山文化 走讀墩子銃古道 | 【戶外課,橫山好室】 1.介紹地方創生與社區協會的合作規劃,認識橫山在地里山文化與地方社區的合作分享 2.走訪與社區共同打造的手作古道「墩子銃古道」,並介紹沿線上的文化與生態,了解客家先民與山共存的生活之道 |
第十週 | 「在地創生青年-茱茱星球」 香芬芳療紓壓球 | 1.認識橫山常見的山林香氛植物,並將其製作應用成芳療紓壓球 2.認識橫山里山內的生態體系 3.材料費大家均分(自由參加) |
第十一週 | 「木黃山田低碳工作室」 認識常見香氛植物 實際提煉精油與純露 | 1.認識常見香氛植物,園區內種植香氛植物並介紹其特性加深對植物認識 2.學習植物蒸餾提煉手法並將其提煉成品再製成香氛生活用品 3.材料費大家均分(自由參加) |
第十二週 | 大山背走讀 | 【戶外課,大山背大旗棟古道】 1.從大山背樂善堂出發走大旗棟古道,登高望遠可以看到18公里海岸線發電風車,新竹市、竹北、北埔、竹東芎林以及南寮漁港盡收眼底 2.中午在農民市集有共食餐可以吃到最道地的割稻飯。 3.用餐費自付(自由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