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介紹文字發展的體系及教學方式 | 1.介紹竹塹社區大學及說明公民素養週參與的必要性。 2.班級幹部選拔、學員自我介紹、學員資料確認。 3.課程介紹本學期課綱、配合事項。 4.書寫工具、參考書籍推薦。 5.書法的概念及創作、藝術欣賞及運用情形。 |
第二週 | 蘇東坡寒食帖-基本筆畫 | 說明宋朝四大家及蘇東坡的生平及示範臨寫蘇東坡寒食帖基本筆畫,他的筆法豐富,而且情緒飽滿,對於整個蘇軾行書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經典字體。 |
第三週 | 蘇東坡寒食帖-基本筆畫 | 1.說明示範臨寫蘇東坡寒食帖示範臨寫蘇東坡寒食帖以中鋒偏鋒的運用、方筆圓筆的選擇,起承轉合的處理,其線條樸實無華。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四週 | 蘇東坡寒食帖-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蘇東坡寒食帖-字的結構字,以中鋒偏鋒的運用、方筆圓筆的選擇,空間、結構變化上又錯落有致。其長筆畫線條,一方面給縱向空間帶來了延展性,另一方面,位置安排也恰到好處,從而使整幅作品節奏感加強章法自然,錯落而空靈的布局。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五週 | 蘇東坡寒食帖-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蘇東坡寒食帖-字的結構字,以中鋒偏鋒的運用、方筆圓筆的選擇,空間、結構變化上又錯落有致。其長筆畫線條,一方面給縱向空間帶來了延展性,另一方面,位置安排也恰到好處,從而使整幅作品節奏感加強章法自然,錯落而空靈的布局。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六週 |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基本筆畫 | 1.說明示範臨寫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章法,整篇文字結構及章法的變化,形態多變,獨特布局,神采飛揚的藝術風格之欣賞及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七週 |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章法,整篇文字結構及章法的變化,形態多變,獨特布局,整篇文字結構及章法的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八週 | 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黃庭堅華嚴疏卷,整篇文字結構及章法的變化,形態多變,獨特布局的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九週 | 黃庭堅華嚴疏卷 | 1.說明示範臨寫黃庭堅華嚴疏卷,整篇文字結構及章法的變化,形態多變,獨特布局的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十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一週 | 祝允明前赤壁賦--基本筆畫 | 1. 介紹祝允明生平及前赤壁賦的筆法。2.示範臨寫祝允明前赤壁賦整篇筆法及字形的變化,以中鋒偏鋒的運用、方筆圓筆的選擇,巧妙地組織筆畫,使點畫布局合理。3.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十二週 | 祝允明前赤壁賦--基本筆畫 | 1.說明示範臨寫祝允明前赤壁賦整篇筆法及字形的變化,以中鋒偏鋒的運用、方筆圓筆的選擇,巧妙地組織筆畫,使點畫布局合理。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十三週 | 祝允明前赤壁賦-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前赤壁賦整篇文字結構及字形的變化,著重於字距、行距之間的粘連、呼應、協調,以黑白的分布、字形大小、遠近、奇正等使千姿百態的藝術風格欣賞及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十四週 | 祝允明前赤壁賦-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前赤壁賦整篇文字結構及字形的變化,著重於字距、行距之間的粘連、呼應、協調,以黑白的分布、字形大小、遠近、奇正等使千姿百態的藝術風格欣賞及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十五週 | 祝允明後赤壁賦-結構及章法 | 1.說明示範臨寫前赤壁賦整篇文字結構及字形的變化,著重於字距、行距之間的粘連、呼應、協調,以黑白的分布、字形大小、遠近、奇正等使千姿百態的藝術風格欣賞及運用。2.相互討論、觀摩交流及作品評點。 |
第十六週 | 綜合練習 | 以唐詩、宋詞自運,文字結構及字形的變化及字距、行距之間的粘連、以黑白的分布、落款、鈐印等完成一幅書法作品,以相互觀摩交流發表學習成果。 |
第十七週 | 綜合練習 | 以唐詩、宋詞自運,文字結構及字形的變化及字距、行距之間的粘連、以黑白的分布、落款、鈐印等完成一幅書法作品,以相互觀摩交流發表學習成果。 |
第十八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 | 完成一幅書法成果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