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認識二胡 | 1.教師、學員自我介紹 2.認識二胡的各部位名稱 3.二胡基本保養相關注意事項 |
第二週 | 持琴姿勢與空弦練習 | 1.右手持弓方法解說,手不可太僵硬,手腕要放鬆 2.內外空弦練習,須注意弓毛有無貼好琴弦 3.依照每人身高調整座椅高低,練習二胡正確坐姿 |
第三週 | 第一指按弦練習 | 1.第一指按弦練習,保持關節的彎曲,並用指尖觸弦 2.簡譜樂譜解讀與節奏練習(一到四拍) 3.分享課後練習最佳方法以提升效率,針對困難重點處加強練習 |
第四週 | 第二指按弦練習 | 1.第一、二指按弦練習,不可兩指一起按,避免按弦力道過大產生錯音 2.節奏練習(八分音符) 3.長弓練習,右手持平不可上下左右晃動,需保持一直線 4.左右手姿勢及手型調整,右手弓毛不可離開琴筒 |
第五週 | D大調音階練習 | D大調是二胡最好上手的調性,練習第一把位D大調音階 |
第六週 | 連弓與弓段控制練習 | 1.熟悉第一把位音階位置 2.連弓練習,連弓的時候節奏需平均 3.弓段控制,練習左半弓與右半弓 4.《小星星》樂曲教學 |
第七週 | 樂曲與音色平衡控制 | 1.音色平衡控制,音量須保持均衡,若弓段控制不佳會造成樂曲音量忽大忽小 2.連弓練習,每一音節奏需平均 3.《小蜜蜂》樂曲教學 |
第八週 | D大調音階換把練習 | 1.認識第二把位音階位置,上下移動虎口調整把位 2.連弓練習,一弓兩音 3.《紫竹調》樂曲教學 4.與第一把位的結合運用、姿勢調整,虎口不可太僵硬夾太緊會影響換把流暢度 |
第九週 | 公民論壇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第二把位 | 1.第二把位 ,因為指距與第一把位不同,須留意掌握音準 2.連弓練習,一弓四音 3.《美哉中華》樂曲教學,此曲為二胡考級第一級的自選曲目,1912年武昌起義成功,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的背景下創作而成 |
第十一週 | 樂曲與換把姿勢 | 1.熟悉第二把位 2.調整左手換把姿勢,換把時右手持弓力道及速度須保持穩定平衡,不可加速 3.《望春風》樂曲教學,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 此曲以大調五聲音階的優美旋律與動人的情境,廣受台灣人喜愛,近代更廣為流行音樂、社會運動運用,與台灣文化認同廣泛關聯,成為具代表性的臺灣歌謠。2000年獲選為《歌謠百年台灣》最受歡迎老歌第一名。 |
第十二週 | 綜合練習與歌曲教學 | 1.熟練一、二把位並運用在歌曲中 2.《愛的禮物》樂曲教學,以D調的1、5弦演奏,適合初階二胡學習者,兩個把位變換不會太難。 |
第十三週 | 樂曲教學—田園春色 | 《田園春色》為二胡考級第一級的指定曲,由二胡教育家、演奏家陳振鐸先生創作。此首二胡小品,旋律流暢,音色甜美,深受二胡愛好者喜歡;作品雖小,流傳甚廣,是二胡初學者必修曲目。 |
第十四週 | 二胡重奏—茉莉花 | 《茉莉花》是一首極富旋律性、歌唱性的江蘇民歌;其篇幅不長,由兩段一樣的旋律加上尾奏所組成。 演奏要點如下 1.凡是遇到同指換把的音,在換把過程可以使用滑音,使之聽起來圓滑、溫潤 2.在適當的地方加入墊指滑音、打音、迴轉滑音、揉弦等技巧,並隨著音高起伏,給予強弱變化,建議以四個小節為一樂句 3.演奏時可以使用較為甜美的音色,反覆段落之處,也可使用不同的情緒,增加樂曲層次。 |
第十五週 | 校外教學 | 參觀二胡製作工廠,了解如何從木料製作成樂器,並欣賞不同材質二胡的音色差別 |
第十六週 | 總複習、分組練習 | 1.總複習本學期課程所學之綜合演奏技巧 2.分組練習成果展樂曲 |
第十七週 | 成果展彩排 | 成果展總彩排,修正表演節目的流暢度與完整性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