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課程講解 | 相見歡、資料核對 |
第二週 | 影片【疫情下の櫻花狂戀續曲 】欣賞與討論 , | 台北市東湖地區與新北市汐止交界的內溝溪,社區居民自發在沿岸種植櫻花,每逢櫻花季,就會在城市裡,奔馳出一道粉紅河流。過年前,假期還沒開始,公園就在平日下午湧進可觀人潮。 |
第三週 | 從影片【疫情下の櫻花狂戀續曲 】延伸探討如何在此疫情達到身心靈的真諦 | 學員報告分享,再由學提出問題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四週 | 戶外教學—走讀和環境有關係的地方: | 透過影片觀賞及討論,在帶領學員走出戶外,走讀和環境有關係的地方 |
第五週 | 戶外教學回來:師生共同探討,戶外教學,所見所聞---- | 學員報告分享,再由學提出問題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六週 | 影片【未來食物養成記:油芒的故事 】欣賞與討論 | 油芒,這個禾本科植物,看起來有點像野生的稻子,比較特別的是,穀粒上毛茸茸的,結穗以後很好辨認。這兩年,許多報導說它抗旱抗鹽,而且很好種,營養成分高,屏東、台東就傳出要幾十甲、幾十甲的種,把它當作繼紅藜之後,又一個明星作物。 |
第七週 | 戶外教學—走讀和環境有關係的地方:走讀 | 透過影片觀賞及討論,在帶領學員走出戶外,走讀和環境有關係的地方 |
第八週 | 戶外教學回來:師生共同探討,戶外教學,所見所聞---- | 學員報告分享,再由學提出問題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九週 | 公共論壇 | 專題演講 |
第十週 | 影片【大崙尾山整形記 】欣賞與討論 |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與內湖區交界的大崙尾山,蘊藏豐富的自然生態,許多家長會帶孩子來這裡進行自然觀察,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長期進行植物調查,十年來記錄到不少稀有植物,包括被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等級的白果雞屎樹、接近受脅等級的光葉柃木等 |
第十一週 | 影片【大崙尾山整形記 】延伸探討、分享探討?如何去保護樹木及自然生態? | 學員報告分享,再由學提出問題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十二週 | 戶外教學:走讀和環境有關係的地方:走讀 | 透過影片觀賞及討論,在帶領學員走出戶外,走讀和環境有關係的地方 |
第十三週 | 戶外教學回來:師生共同探討,戶外教學,所見所聞--- | 學員報告分享,再由學提出問題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十四週 | 影片【藻礁受難記 】欣賞與討論 | 3月28號,三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棧橋工作船,因為斷纜,船擱淺,造成藻礁非常嚴重的傷害。」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說。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工程,發生「東坪8號」工作船斷纜的意外,4月9日,中油公司、海保署、桃園市政府與長期守護藻礁的民間團體,在立委陳椒華的安排下,趁著退潮,走進大潭藻礁G1區,希望釐清藻礁受損情況。 |
第十五週 | 從觀賞完影片【藻礁受難記 】延伸探討、分享探討?每年春天藻礁會變紅,這是擁有造礁能力的殼狀珊瑚藻,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鄰近大潭電廠,被稱為大潭藻礁的這段海岸,在最美麗的時節,一場意外造成了無法回復的傷害。 | 學員分享,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十六週 | 影片【藻礁受難記】延伸探討:?在桃園沿海,長達27公里的藻礁海岸,特殊的礁體,是以十年生長一公分的速度,慢慢堆疊起來的 如何保護它 討論之 | 學員分享,討論,最後留20分鐘,由老師整理評述。 |
第十七週 | 學期末的省思、 本學期的課程探討 | 老師、學員,討論、 分享,歡樂在一起 |
第十八週 | 學期末:成果分享 | 老師、學員歡樂在一起分享討論 本學期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