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室內課 :相見歡 ,課程介紹、淡水史簡介 | 認識淡水,從不同視野看淡水-陸、海、空看淡水 從不同視野-陸、海、空看淡水,為後續的課程有初步的認識淡水 晚上進入信義社大校園:19:00上課 |
第二週 | 戶外走讀-尋回淡水的老街河岸記憶 | 述說河岸邊的歷史、河岸邊的記憶,以及淡水眾燈塔的故事 |
第三週 | 室內課:淡水老街—清朝時期的介紹 | 漢人的墾民歷史、移民文化與淡水老街宗教設立的介紹,以及淡水街庄、街市的發展介紹,特別是1862年開港通商後的滬尾 晚上進入信義社大校園:19:00上課 |
第四週 | 戶外走讀--清朝時期老街的介紹 | 實地走讀,了解淡水街庄、街市的發展 實地走讀,了解淡水老街宗教的設立與發展 |
第五週 | 室內課:淡水老街—日治時期的介紹 | 淡水車站的設立、淡水海關防疫工作的開始、烽火段的日式建築的介紹 晚上進入信義社大校園:19:00上課 |
第六週 | 戶外走讀--走讀淡水老街--日治時期老街介紹 | 實地走讀,了解淡水老街的日式風味 認識淡水車站與烽火段日式建築 |
第七週 | 室內課:淡水老街—小鎮時期的介紹 | 光復後小鎮的變化 觀光化後淡水老街變化的介紹 晚上進入信義社大校園:19:00上課 |
第八週 | 戶外走讀--走讀淡水老街--小鎮時期老街介紹 | 實地走讀,了解戰後淡水老街的變化 捷運開通造就「暗街」變成「光明街」 |
第九週 | 公民週 | |
第十週 | 戶外走讀--走讀馬偕之路 | 藉由走讀馬偕之路,進一步認識馬偕博士來台傳教的歷史,以及藉由馬偕建築群瞭解馬偕的貢獻 |
第十一週 | 戶外走讀---球埔走讀 | 認識台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百年的淡水高爾夫球場,以及認識淡水囡仔成為高球名師的刻苦耐勞的故事 聽聽場上與場下的故事,以及周邊環境的文史 |
第十二週 | 室內課--走讀淡水-街頭巷尾來去走走之總結與分享 | 室內外課不足的、有問題的,做一補充與解答 請學員分享上課心得,並提出建議,做為未來課程安排的依據 晚上進入信義社大校園:19:00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