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影片介紹
課程影片介紹
課程理念
從運動健康促進的角度出發,以全適能有氧運動為方法,全面性改善學員健康適能、培養終身運動習慣為目標,預期具體學習成果如下,
01.建立正確的運動健康促進觀念
02.改善心肺功能與有氧適能
03.改善肌肉力量與肌肉耐力
04.改善功能性柔軟度
05.改善身體組成
課程目標
根據社區大學辦校理念,一、成人高等教育;二、知識共享;三、服務人群、貢獻社會;四、終身學習的宗旨訂定本課程教學目標,教學採理論、實技並重之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先釐清核心觀念再徹底實踐,並將運動與健康之氣氛感染整個社區。教師全程親自指導安全、有效、有趣與快樂的多功能有氧運動,讓參與本課程之學員了解正確的運動觀念與方式,提昇健康體能並進行體重控制,進一步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以達成運動健康促進之目標
上課方式
說明、試範、團體操作
測驗方式
學員出席率50%、期末成果展30%、平常表現:20%
學員自備事項
請著運動服並自備乾淨室內運動鞋
學員選課要求
1.不需具備相關課程經驗,課程內容由基礎開始並隨學員程度調整。
2.有心臟及呼吸循環系統疾病或骨骼肌肉相關問題者請先徵詢您的醫師。
參考書目
肌力與體能訓練,藝軒圖書出版社,Thomas R. Baechle等
個人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易利圖書出版社,AFAA
運動訓練法,藝軒圖書出版社,Tudor O. Bompa等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9th ed.).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3)
數位教材連結
無
第一週
主題一/課程介紹
課程說明。安全、有效的運動方式說明。
暖身、基本動作、伸展運動
第二週
主題二/基礎體能
運動知能(一)
課程(一)伸展技巧原理與操作(一)、
初級有氧課程、全身伸展運動
第三週
主題二/基礎體能
運動知能(二)
課程(二)伸展技巧原理與操作(二)、
初級有氧課程、全身伸展運動
第四週
主題二/基礎體能
運動知能(三)
課程(三)伸展技巧原理與操作(三)、
初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全身伸展運動
第五週
主題二/基礎體能
運動知能(四)
課程(四)伸展技巧原理與操作(四)、
初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全身伸展運動
第六週
主題二/基礎體能
運動知能(五)
課程(五) 初級有氧課程、全身伸展運動
第七週
主題三/基礎體能、人體運動技術
運動知能(六)
課程(六)有氧運動與健康促進(一)、
初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全身伸展運動
第八週
主題三/基礎體能、人體運動技術
運動知能(七)
課程(七)有氧運動與健康促進(二)、
初級有氧課程、全身伸展運動
第九週
社區本位公共論壇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第十週
主題三/基礎體能、人體運動技術
運動知能(八)
課程(八)有氧運動與健康促進(三)、
初級有氧課程、全身伸展運動
第十一週
主題三/基礎體能、人體運動技術
運動知能(九)
暖身、心肺促進計劃入門篇(三、四、五)、曲線雕塑計劃(手臂前、後側)、伸展運動
第十二週
主題四/體能進階
運動知能(十)
暖身、心肺促進計劃入門篇(三、四、五)、曲線雕塑計劃(手臂前、後側)、伸展運動
第十三週
主題四/體能進階、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
運動知能(十一)
課程(九)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一)、
初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運動
第十四週
主題四/體能進階、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
運動知能(複習)
課程(十)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二)、初、中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全身伸展運動
第十五週
主題四/體能進階、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
運動知能(複習)
課程(十一)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三)、初、中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全身伸展運動
第十六週
主題四/體能進階、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
運動知能(複習)
課程(十二)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四)、初、中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運動
第十七週
主題四/體能進階、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
運動知能(複習)
課程(十三)抗阻訓練原理與操作(五)、初、中級有氧課程、抗阻雕塑、全身伸展運動
第十八週
成果展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