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影片介紹
課程影片介紹
課程理念
竹北屬於新興城市,希望藉由農耕與自然環境走讀課程,帶大家認識農村生活,並重新建立對鄉野的情感,進而體會蘊藏其中的珍貴價值。
課程目標
1.透過此課程,期望學員們學習到如何關心一個議題。
2.用永續的心態看待資源的運用、累積紮實的基本功、推動自己關注的議題。
3.培養一顆對台灣社會與環境關懷的心。
上課方式
第一堂課在竹北國中,其餘上課地點與時間請看課程大綱。
專題講座、實地演練與學員討論
測驗方式
出席率30%、書面報告40%、分享30%
學員自備事項
交通自理。
學員選課要求
想瞭解我們生活的這塊美麗土地並做出一些行動的夥伴
參考書目
陳來興(2016)。土地的心跳。彰化縣政府文化局。
數位教材連結
無
第一週
相見歡
在課程開始前,先與未來的好夥伴們彼此認識、打聲招呼,在環境守護的路上,請多多指教!
第二週
油羅田(1)農村生活與野菜
野菜是阿嬤的智慧,也是土地獎賞給我們的山珍野味,都市化後的生活漸漸忘了這些文化,蔬菜也逐漸窄化。荒野油羅田堅持不使用農藥、除草劑以及化學肥料,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辨識野菜、進行簡單料理,同時觀察菜園裡出現什麼樣的生態。
第三週
良田美景與土地開發
竹東鎮二重埔擁有廣袤的農田,綠草如茵,大地生機蓬勃;竹東圳水質純淨,九十多年來,悠靜地灌溉良田沃土,滋養自然萬物。穿越田間阡陌,微風吹拂,稻香徐來,儼然一幅田園風景畫。未來,生機蓬勃的水稻田可能築起高樓,美好的二重鄉村風光,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第四週
這是我們喝的水嗎?
你知道我們每天喝的飲用水、生活使用的水從哪裡來嗎?你知道新竹的水源頭有著什麼樣的問題嗎?這不只關乎人民用水的權益,也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一起來深入瞭解吧!
第五週
油羅田(2)種洛神
2014年油羅農友贈送我們幾株洛神苗,種在油羅田裡,忙著忙著過了半年,到了十月不知不覺就開花結果,做成蜜餞、曬成果乾泡茶,一整年都有微酸的洛神茶陪伴著我們生活,邀請您一同與我們種下希望的種苗。
第六週
環境議題:影片導讀
黃澄澄的稻穗,隨風搖曳著,割稻機開入田中,正準備收成,這是農民最期待的時刻;但是,當灌溉的水不再清澈,土地給予的不再是養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活賴以為生的食物,水份,生活環境,還能安在嗎?
第七週
來去苑裡「掀海風」
一群有共同的理想、熱愛苑裡的年輕人,於在地環境抗爭結束後,選擇留下。從「反」到「返」,開始了青年返回鄉土的社會實踐,從地方的藺草產業復育、青年培力一直到在地公共事務的討論平台串連,希望迎接更多進鄉/返鄉的青年參與地方草根民主的實踐,經營在地共生共存的社群,一起深耕在地。
第八週
油羅田(3)民俗茶飲與艾草條DIY3
油羅的菜園裡,除了餐桌上的青菜之外,還隱藏著許多可以沖泡來喝的香草植物,這堂課要一起來認識這些香草植物,自製成健康美味的茶包,並將曬乾的艾草,捲成艾草條,製作成天然健康的蚊香帶回家!
第九週
流浪動物:動物保護與生態
流浪動物為何會流浪街頭?可能會追車甚至咬人的流浪狗,為什麼需要被保護?而所謂的「動物保護」,是保護動物?還是保護人?要怎麼保護?這是誰的責任?生態環境與野生動物、流浪動物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第十週
關西不要台山陷
亞泥在新竹縣關西的水泥廠開採將近50年,大量的廢土傾倒在附近的捨石場,長久以來將生態破壞殆盡。然而,水泥產業是典型的自然資源,挖多少就減少多少,為何不將我們珍貴的國土留給後代子孫?我們可以守護住如同母親的土地嗎?
第十一週
油羅田(4)獨居蜂巢DIY
一般人總喜歡叫「蜂」為「蜜蜂」,其實還有一大群吃蟲的胡蜂,其中獨居蜂相對溫和,在我們周邊幫我們抓蟲,動手幫他們做個旅社,邀請他們來打工換宿吧!
第十二週
期末心得:分享與感動
經過了這些日子的課程,你有什麼新想法想要付諸行動?或是心中仍有許多疑問?把心得做個整理,與身旁的夥伴們分享,一起在生活中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