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北投社大※ 108-春季班 bt81203-看影片談生命花園
洪德揚 講師
現職:
北投社區大學行政人員
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候選人(2011.9–)
個人專長:
社區營造、北投文化、宗教專題研究、成人教育
部落格(Blog) :
上課日期:
2019-03-04 (第一週),(共18週)
上課時間:
每星期一 下午 2點0分~下午4點40分
社大電話
'02-28934760'
課程相關照片
講師影片介紹
課程影片介紹
課程理念
本課程主要以結構性的系統課程安排,介紹生命的意義與連結。藉由欣賞重要影片的理解,包括Ted影片「快樂學:法國科學家僧侶馬修‧李卡德」、「在生命終點,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佛教、道教、民間信仰到底差在哪裡」、「如果知道生命的終點,您會怎麼做?」、「生死的智慧」等等影片,以及「禮儀師之樂章」、「在家善終 安寧照護社區化」、「人生謝幕 好好說再見」、「愛的代價:哀傷輔導」、「小孩生小小孩!」、「防止爭產可預立遺囑並公證」、「環保葬」、「毛小孩最怕的十二夜」等等影片,能使學員對生死學有初步之瞭解;再經由社會上生命議題討論與分享,能與時代脈動緊密結合。
課程目標
以輕鬆看影片的學習情境,瞭解生死學的不同學說觀點、臨終關懷、悲傷輔導、貧窮、同性戀、墮胎、安樂死與器官捐贈、性別歧視、流浪漢、寵物殯葬、綠色殯葬等等議題,加強學員對生命教育在社會的使命感,培養學員具有生命的洞察力與判斷力,並且詮釋社會相關議題能力。
上課方式
■口頭講授 ■分組討論 ■媒體教學
測驗方式
口頭報告:40 % 、出缺席及上課參與:60 %
學員自備事項
無
學員選課要求
無
參考書目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2005)。《生死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志明(2006)。《宗教的生命關懷》。台北:大元書局。
數位教材連結
無
第一週
課程介紹、進行分組
學員Line登錄、課程介紹和上課方式建議
第二週
生死學概論
儒家道教、佛教基督宗教對生命的觀點
第四週
生死準備的條件
在生命終點,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第六週
人生的最後功課
臨終身、心、靈與社會層面問題協助
第八週
為自己的生命做主
生前契約、預立遺囑與遺產稅規劃的重要性
第十三週
安樂死與器官捐贈
安樂死與生命最後的禮物(器官捐)討論

top↑
置 頂
愛課程 icours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