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與導演思維 | 學員自我介紹,老師講解課程進行以及操作方式,媒合、鼓勵青銀共創共學。講解導演思維。 |
第二週 | 攝影美學與企劃製作 | 講解攝影構圖..等技巧。同時,教導如何企劃內容架構、拍出一部短片。 |
第三週 | 田野調查-瑠公圳的前世今生 | 週末戶外課,從台大校門旁、新生南路上的「瑠公圳原址」石碑開始導覽,讓學員們認識許多對於瑠公圳的刻板印象、錯誤認知。 |
第四週 | 攝影、錄影的拍攝技巧(一) | 影片拍攝技巧,初步拍攝分享與交流。 |
第五週 | 田野調查-萬國宗教與大安森林公園 | 週末戶外課,在新生南路上的許多宗教建築,以及大安森林公園導覽。 |
第六週 | 攝影、錄影的拍攝技巧(二) | 影片拍攝技巧,初步拍攝分享與交流。 |
第七週 | 田野調查-大學里與溫羅汀魚木 | 週末戶外課,在大學里霧裡薛圳,香草園巷弄,講解這裡的水圳歷史、香草園成立經過。同時,此時為魚木開花季節,紀錄溫羅汀區文藝氣息的商店。 |
第八週 | 影片導演 | 讓學員從一個導演的角度,認識拍攝影片,串成一段有故事性、紀錄性的作品。同時瞭解影音製作法律關係。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原班級課程停課,請師生選讀公民素養週講座參加 |
第十週 | 田野調查-東區地下街與仁愛圓環 | 戶外課,導覽東區地下街。另外,敦化南路、仁愛路,是台北市的林蔭大道,講解關於市區往東開發,以及瞭解行道樹的偉大。 |
第十一週 | 紀錄片與報導式新聞 | 請專業者指導,紀錄片觀點、新聞發佈觀點 |
第十二週 | 田野調查-青田街 | 週末戶外課,介紹青田街一帶的人文歷史、特色建築物。 |
第十三週 | 影片編輯與討論(一) | 影片的輸出、剪接,意見交流 |
第十四週 | 影片編輯與討論(二) | 影片的輸出、剪接,意見交流 |
第十五週 | 影片編輯與討論(三) | 影片的輸出、剪接,意見交流 |
第十六週 | 影片編輯與討論(四) | 影片的輸出、剪接,意見交流 |
第十七週 | 綜合練習與討論 | 最後成果影片的編修、討論 |
第十八週 | 成果欣賞與分享 | 觀看各組學員的成果影片,互相分享經驗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