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 輕鬆進入Scratch作業環境 | 1.認識竹東社大及公民素養週 2.認識老師及學員,建立聯絡方式 3.課程簡介 4.介紹何謂Scratch 5.基本操作方法 |
第二週 | 「動作」積木 | 1. 什麼叫「動作」 2. 動作主要用於控制角色的移動、旋轉、方向與位置等 3. 「動作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三週 | 「外觀」積木 | 1. 什麼叫「外觀」 2. 外觀主要用於顯示文字訊息、隱藏角色、控制角色造型等 3.「外觀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四週 | 「聲音」積木 | 1. 什麼叫「聲音」 2. 聲音主要是播放音效、大小與節奏等 3.「聲音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五週 | 「畫筆」積木 | 1. 什麼叫「畫筆」 2. 畫筆主要用於繪圖 3. 「畫筆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六週 | 「事件」積木 | 1. 什麼叫「事件」 2. 事件是指使用者做了某些指定動作 3. 「事件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七週 | 「控制」積木 | 1. 什麼叫「控制」 2. 控制是指可以改變流程,例如:依據條件或重複執行等等 3. 「控制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八週 | 「運算」積木 | 1. 什麼叫「運算」 2. 運算是指數字、字串、比較或邏輯運算的結果 3.「運算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資料」積木 | 1. 什麼叫「資料」 2. 資料是指包含變數、與清單等,可將程式許多狀態記錄下來 3.「資料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十一週 | 「偵測」積木 | 1. 什麼叫「偵測」 2. 偵測是指可檢查各種碰撞、按鈕、滑鼠是否被按下等等,功能廣泛 3.「偵測類」積木 4. 實際操作 |
第十二週 | 「其他類別」積木 | 1.「其他類別積木」的作用 2. 分別說明個別的功能 3. 實際操作 |
第十三週 | 移動的技巧 | 1. 常見的角色移動,如:前、後、左、右等等 2. 場景移動 3. 角色移動 4. 實際操作 |
第十四週 | 計時器的技巧 | 1. 計時器如何使用 2. 變數計時 3. 倒數計時 4. 重置時間 |
第十五週 | 課程融入-客家布染與舞步 | 1. 運用客家布染為背景並強調其歷史文化 2. 角色放入客家人的舞蹈以傳遞團結與和諧 3. 另外注入客家產物(如:柿餅)為角色,讓學員發揮創意 |
第十六週 | 綜合運用-個人篇 | 學習自行設計專案,並完成專案 |
第十七週 | 分享個人專案 | 分享自己設計的專案,並了解其他人專案有什麼特色值得學習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